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澳大利亞澳洲航空公司將把26架現有A320neo系列飛機轉換成A321XLR飛機 據Ftnnews報道,澳大利亞澳洲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黎巴嫩中東航空公司(MEA)和菲律賓的低成本航空宿務太平洋航空公司(CEB)皆以新訂單反映了對空客新超遠程型A321XLR的支持。 發表于:6/29/2019 最小型的警用巡邏機器人能帶來什么 財聯社資訊獲悉,高新興發布千巡O2警用巡邏機器人,并已經實現與華為、中興、愛立信的全面對接。同時,千巡O2警用巡邏機器人具有自研發的全地形越野底盤及自研發的低速自動駕駛標配導航,巡邏速度可達10公里/小時在,水泥、草地、砂石路等環境都能如履平地。同時O2搭載了4路廣視角高清攝像機、1路紅外熱成像及1路變焦高清攝像機,能實現全景無死角巡邏。它還具備自研發的升降式巡檢云臺,可以全角度旋轉,最高可以升至184CM。在5G環境下,O2可以實現現場高清圖像的實時傳送,后端人臉比對,現場多終端可以建立直連通信。 發表于:6/29/2019 大型無人機海上運郵有什么意義 如今,伴隨著消費級和工業級市場的逐步開啟,無人機的商用化發展正迎來高潮期。不少國家的不少企業都在加速無人機的研發、測試和試運營,以期無人機能夠給行業和自身發展帶來改變。而這其中,中國郵政展現出了十分積極的態度! 發表于:6/29/2019 巨頭們想要無人機送貨為何苦難重重 近日,Uber旗下美食外賣平臺Uber Eats宣布將于今年夏天在加州圣地亞哥開始測試無人機送餐服務。整個項目由公司空中研發團隊Uber Elevate負責。在年初的測試中,無人機將麥當勞快餐送到最遠半英里的地方。5月份,圣迭戈餐館Juniper & Ivy也加入該項目。 發表于:6/29/2019 民用無人機使用的規章制度和常識 民用無人機,雖然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是他也只有一些比較嚴格的規定,并不是說可以任意隨地的使用。這種無人機接下來我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關于一般的民用無人機是如何進行操作的,以及他的一些基本的規章制度和常識。 發表于:6/29/2019 植保無人機對于綠化建設有什么貢獻 如何使用比較專業的無人機來對我們的綠化建設進行一個改造和維護,這是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來的問題,而在科技發達的現在,這種技術已經被研發出來無人接廣泛應用。 發表于:6/29/2019 5G和無人機的搭配怎樣 艾邁斯涉足鋰電設備連接器近20年,產品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園林工具,儲能設備等眾多行業,秉持本心做優質插頭的態度,為艾邁斯贏得了大疆、泉峰、納恩博等知名企業的信任。 發表于:6/29/2019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已經找出了波音737MAX的第四個系統漏洞 鬧出兩起致命空難后,波音曾被美國空管機構要求在4月前完成對737MAX系統的修復,至今已超時將近3個月。這是因為早前被視為“空難元兇”的新機型“防失速系統”,并非唯一漏洞。據統計,波音和相關調查人員已發現737MAX機型3個不同的系統漏洞,駕駛艙工程學設計也疑似出現問題。 發表于:6/29/2019 波音正在計劃更新飛機軟件來解決737 Max飛機的最新故障問題 知情人士說,波音公司可能需要長達三個月的時間來修復其737 Max飛機的最新軟件故障。波音股價跌幅隨之迅速擴大,截至收盤,波音收跌2.91%,至364.02美元。 發表于:6/29/2019 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揭秘北斗“大棋局” 北京時間6月25日2時9分,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作為北斗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它將以更廣的區域、更高的精度,增強北斗三號整體技術指標。 發表于:6/27/2019 Qorvo功率放大器被Syrlinks應用于航空航天系統 2019年6月25日,移動應用、基礎設施與國防應用中核心技術與RF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Qorvo , Inc.今日宣布,Qorvo的MMIC功率放大器被Syrlinks公司應用于其開發的近地軌道(LEO)衛星的遙測跟蹤和控制模塊中。搭載該模組的衛星群的前六顆衛星由Airbus OneWeb Satellites設計,將為全球幾乎所有地方提供網絡連接。Qorvo 產品具有業界領先的可靠性和性能,將減輕衛星電力系統的壓力,確保在發射和接收模式下都保持信號完整性。 發表于:6/26/2019 NI以平臺化衛星測試方案賦能商業航天發展 2012年微小衛星開始投入使用,至今全球已發射了1300多顆衛星,而其中50%以上都屬于商業衛星。商業衛星憑借體積小、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等優勢成為了商業航天工業的主要推動力,通信、導航、遙感、科學實驗等不同商業應用衛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然而,與商業衛星的快速發展不匹配的是,傳統測試廠商的“封閉式”測試方案已經無法滿足商業航天測試的技術需求,市場迫切需要一種創新的測試方案,能夠同時兼顧設備維護與故障診斷、仿真與數據管理、通用性與易用性、降低全周期成本等全方位需求。 發表于:6/25/2019 市場上硬杠,技術上死磕,華為如何跨越操作系統黑洞 黑洞在天文學里擁有無窮的引力,但是它也能在合適的時候,成為新星體的創造者。創造者和毀滅者的個性通過黑洞這個個性融合交織,展現出迷人而多樣的性質。但要利用其創造者特性,前提是不能被黑洞完全吞噬。 發表于:6/22/2019 中國衛通集團發布招股說明書:“衛星之戰”的號角已經吹響 6月17日消息,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招股書,中國衛通是一家衛星通信公司。報告中提到,其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不超過4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為1元人民幣,每股發行價格為2.72元,總股本不超過40億股。 發表于:6/20/2019 硅谷打響太空爭奪戰,富豪為何對航天如此著迷? 科技龍頭公司的老板們現正展開太空爭奪戰,這是因為航天已經是一個迅速增長的產業,全球航天經濟規模達36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是太空探索典型人物,早于2002年,他創辦的Space X已研發連載火箭和飛船技術。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亦不示弱,他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規模在過去數年間默默壯大,最近更發布一款月球登陸器模型,放言2024年重返地球…… 發表于:6/19/2019 ?…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