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模仿鳥兒的飛行思路 設計短距起飛航程較遠的無人機 無人機長期以來受制于一大基本設計問題:能夠長距離高速飛行并承載大重量貨物的無人機,與能夠在小范圍飛行及降落的無人機,存在顯著的差異——前者使用固定翼設計,后者則需要旋翼設計。 發表于:2/20/2019 俄反無人機作戰:反無人機電磁槍初露鋒芒 在極端恐怖分子越來越多地使用改裝后的小型商用無人機發動恐怖襲擊的今天,各軍工企業都在研究如何有效攔截這種空中版“路邊簡易炸彈”。“透視俄羅斯”網站近日報道稱,在抵御小型無人機襲擊方面,俄羅斯軍工企業走在了前面。 發表于:2/20/2019 基于RAEKF的GPS/INS緊組合導航方法研究 針對GPS/INSS組合導航系統對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需求不斷提升的現狀,考慮載體運動復雜性導致運動過程中噪聲數學統計特性無法精確確定,且濾波結果易受觀測粗差影響的問題,提出一種抗差自適應擴展卡爾曼濾波(Robust 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RAEKF)方法。基于慣性導航、衛星導航原理與誤差模型確定緊組合工作模式下的卡爾曼濾波數學模型;推導常用EKF模型并構造抗差自適應卡爾曼濾波,通過自適應調整觀測值的使用權重提高濾波精度,結果表明抗差自適應濾波能有效抑制粗差對導航結果的影響。 發表于:2/20/2019 波音與Aerion公司合作加速超音速旅行發展 波音公司今日宣布與總部位于內華達州雷諾市、在新一代超音速飛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Aerion公司達成合作伙伴關系。 發表于:2/19/2019 美國擬發射新一代GPS衛星 美國空軍定于18日發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首顆新一代組網衛星“韋斯普奇”,以期實現更精確、更安全的定位。 發表于:2/19/2019 俄羅斯今明兩年將向美國交付9臺RD-181發動機 2019年至2020年間,俄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ENERGOMASH)計劃共向美國交付9臺用于安塔瑞斯號(Antares)運載火箭第一級的RD-181發動機。 發表于:2/19/2019 15年探索路畫上句點:NASA宣布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 美國宇航局宣布,行星探索領域的里程碑,迄今最為長壽的火星車“機遇號”,可能已經永遠陷入了沉睡,無法再次蘇醒了。 發表于:2/19/2019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當前,我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方面初步實現從“跟跑”到“并跑”,成為國際上推動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的重要力量。 發表于:2/19/2019 美“超期服役”探測器將充當火星車與地球“聯絡員” 日前,NASA宣布MAVEN探測器將降低環火星軌道高度,為預計2020年著陸的“火星車”充當中繼。 發表于:2/19/2019 NASA InSight探測器將“鼴鼠”熱探測器放置在火星上 周二,InSight探測器成功地將熱探測器放置在塵土飛揚的火星表面上。 發表于:2/19/2019 NASA加速重返月球計劃 希望在今年年底前重返月球 NASA希望能夠快速返回月球表面,甚至希望在2019年年底之前實現目標。 發表于:2/19/2019 美國向越南頒發一級航空證書,兩國直飛成為可能 2月15日下午,美國駐越大使館向越南航空局頒發一級航空安全監管能力核準證書(CAT1),這為越南各航空公司開通飛往美國直達航線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發表于:2/19/2019 俄空天軍稱導彈預警系統地面雷達系統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俄羅斯空天軍表示,俄羅斯已經完成了導彈預警系統地面雷達系統的改造工程,之前預警雷達出現的所有盲區全部得到解決。 發表于:2/19/2019 真有人問:月球上那個坑為啥命名天津,不叫北京? 今天,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發布,將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著陸點及附近四個地理實體進行命名,如此命名是為什么呢? 發表于:2/19/2019 NASA揭示“團隊瓦解”將成為宇航員火星任務的嚴重阻力 目前科學家正開展把幾個人組成的人群隔離在一起數周或數月的受控試驗,以及針對南極等偏遠地區團隊的研究,揭示火星探險的不同階段和任務中,參與者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和行為模式。 發表于:2/19/2019 ?…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