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俄第五代戰機蘇-57換新發動機試飛 俄羅斯第五代戰斗機蘇-57換裝新發動機后,日前完成首次試飛。 發表于:12/8/2017 FastSky:巡天數據的天圖系統 隨著我國天文科學領域的重大科學工程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建成,亟需一套可用于進行可視化展現和數據處理的天圖系統。研究并實現了一套致力于滿足FAST巡天數據可視化展現和數據處理基本需求的天圖系統FastSky。該系統基于Healpix球面分割技術實現對天區的分割和索引的構建,并基于Web瀏覽器實現各類預置和自定義的天圖分析及巡天數據處理。FastSky目前已被FAST工程科學部列為巡天數據科學研究的支撐軟件,在FAST巡天數據科學研究規劃中應用。 發表于:12/7/2017 自主可控!中國航天部署2萬臺龍芯終端 來自龍芯中科的官方消息稱,近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獲悉,航天科工集團已經完成2萬余臺國產化終端部署,成為目前國內自主可控信息系統最大規模的應用案例。 發表于:12/7/2017 擔心無人家送貨會泄密?這不會發生 北京時間11月30日下午消息,全球許多企業和政府都在測試無人機送貨服務,未來載貨無人機可能會在我們的頭頂盤旋,真是讓人有點擔憂,別擔心,亞馬遜開始做準備了。 發表于:12/1/2017 淮安青少年啟程赴寧參與研發恩來星 年底發射 2017年11月26日,淮安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在全市遴選了20名優秀學子赴由南京理工大學參加“淮安號”恩來星衛星項目青少年研發實踐活動。 發表于:11/30/2017 中國"地溝油航班"首次跨洋飛行 大規模推廣需時日 從北京飛往芝加哥的海航HU497航班,經過近12小時飛行后成功降落。飛機所用的航空燃料,混合了一定比例的生物航空煤油。 發表于:11/30/2017 重磅成果!暗物質不解謎題 中國“悟空”率先突破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團隊日前在北京發布首批科學成果。 發表于:11/30/2017 美公布2020火星車更多技術細節 美國航天局28日介紹了美國下一代火星車——2020火星車的更多技術細節,包括車輪將重新設計,并使用更多的自動化技術。 發表于:11/30/2017 NASA Dellingr航天器項目進展順利:未來迷你衛星會更加可靠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對一顆小衛星開展一項試運行測試,其有望對未來的任務產生重大影響。 發表于:11/30/2017 向歐洲挺進!運12F飛機EASA適航取證工作啟動 11月7日至8日,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航空工業哈飛三方代表在德國科隆召開運12F飛機適航取證熟悉性會議,標志著運12F飛機EASA適航取證工作正式啟動。 發表于:11/30/2017 “戰狼”無人直升機成功完成高原靶試 11月18日,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格爾木試驗基地,航空工業直升機所自主研制的“戰狼”察打一體無人直升機AV500W圓滿完成了高原掛彈飛行和打靶試驗。 發表于:11/30/2017 中俄聯合開發CR929機翼模型在俄進行風洞試驗 11月,俄羅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TsAGI)的科學家對遠程寬體機CR929的模型進行了另一個階段的測試。 發表于:11/30/2017 英媒:MH370新一輪搜尋即啟動 鎖定西澳州南部外海 2018年初啟動的MH370新搜尋工作將開始,新搜尋工作將由總部設在美國的“海洋無限”(Ocean Infinity)海底勘探公司進行。 發表于:11/29/2017 水下北斗導航星歷及歷書無線加注系統設計 為提高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模塊的首次快速定位能力,設計了水下北斗導航歷書與星歷無線加注測試系統。對比分析了不同技術途徑的優缺點,給出了系統硬件結構設計方案,對系統發射模塊中各電路單元的頻率和電平進行了分析和規劃,系統核心模塊功能采用基于FPGA+ARM的架構實現。通過事先人工加注歷書和星歷,能有效縮短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模塊的首次定位時間。 發表于:11/29/2017 阿波羅17號登月照“造假”?曝光者揭露的真相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然而,“阿波羅11號”登月已經過去近50年,質疑美國宇航局制造登月“騙局”的聲音卻一直存在。最近曝光的一張照片更是顯示,美國最后一次登月行動也可能是在攝影棚里炮制出的。 發表于:11/27/2017 ?…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