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遙測實時圖像處理顯示系統設計與實現 在飛行試驗中,遙測圖像由于其直觀、實時顯示目標飛行器的飛行狀態畫面,可供各級指揮決策和技術人員分析查看,在保障飛行試驗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設計了一套地面遙測圖像實時解碼系統,在完成關鍵遙測參數實時處理基礎上,通過多站遙測數據的實時拼接、實時分路等處理手段,改善單一遙測地面站數據不完整帶來圖像畫面丟失的問題,保障了遙測關鍵參數實時處理和遙測圖像的完整傳輸。 發表于:12/17/2020 基于FPGA的北斗三號衛星B2a碼發生器實現 衛星信號捕獲和跟蹤中,本地復現的測距碼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針對于中國新發射的北斗三號衛星,提出了在FPGA內實現B2a信號測距碼發生器的方法。以北斗三號衛星B2a的測距碼為研究對象,詳細解釋了B2a測距碼發生器的設計原理,其中包含Weil碼以及Gold碼發生器的關鍵模塊分析,利用FPGA模塊化地設計了可擴展的B2a測距碼發生器模塊,通過預留的寄存器初始化接口,可以實現不同PRN號衛星的測距碼,解決了產生任意衛星號測距碼的復雜問題,對于北斗三號導航接收機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發表于:12/17/2020 應用于衛星導航系統的多頻圓極化天線 設計了一款應用于衛星導航系統的多頻圓極化天線。天線由微帶單元與螺旋單元構成,微帶單元采用疊層結構實現北斗一代收發L/S雙頻段覆蓋;螺旋單元采用四臂螺旋結構及多點饋電技術實現北斗B1和GPS L1頻段覆蓋。仿真結果表明,該天線各端口S11值低于-10 dB的帶寬為93 MHz(1 509~1 602 MHz)、12 MHz(1 610~1 622 MHz)和70 MHz(2 453~2 523 MHz),天線在B1頻段、GPS L1頻段、北斗L頻段及北斗S頻段的增益分別為6.19 dB、6.13 dB、3.47 dB和5.64 dB。該天線具有方向圖波束寬度寬、相位中心穩定、低仰角增益高等特點,天線各項指標均滿足衛星導航系統對天線性能的要求。 發表于:12/16/2020 Microchip推出 64 Mb并行SuperFlash®閃存,豐富旗下應用于航天系統的COTS耐輻射產品陣容 為減少開發航天器系統的時間、成本和風險,設計人員可以在初始階段使用商用現貨(COTS),隨后再將其替換為具有相同引腳分布、采用塑料或陶瓷封裝的宇航級等效耐輻射器件。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款耐輻射的64兆位(Mbit)并行接口SuperFlash閃存器件,具有卓越的總電離劑量(TID)耐受能力,可在惡劣的太空輻射環境中實現最大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新產品是Microchip用于航天系統的單片機(MCU)、微處理器(MPU)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理想配件,為這種可擴展的開發模型提供了構建模塊。 發表于:12/16/2020 迎接嫦娥回家, 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 攜帶著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發表于:12/15/2020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里: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 據央廣網報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里程約3.6億公里,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里,飛行狀態良好。 發表于:12/15/2020 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研究綜述 基于仿生學原理的撲翼飛行器因質量輕、體積小、靈活性好、隱蔽性高等優點在軍事和民用領域應用廣泛,實現撲翼飛行器的微型化是未來發展方向。首先介紹了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的概念和特點,分析了研究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成果,在此基礎上,就實現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和難題進行了討論,最后對我國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的應用前景作出展望。 發表于:12/15/2020 維珍銀河又雙叒失敗:“宇宙飛船2號”主引擎未能成功點火 據外媒12月13日報道,英國商業航天企業維珍銀河(VirginGalactic)旗下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2號”(SpaceShipTwo)”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美國太空港發射場開展第三次載人試飛。 發表于:12/15/2020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發表于:12/15/2020 38萬公里之外引導嫦娥五號精準對接!微波雷達是如何做到的? 嫦娥五號月球采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復雜、難度最高的任務。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該對接技術是嫦娥五號任務中“四大關鍵技術”之一。 發表于:12/8/2020 美方啟用新型GPS衛星,以期定位更快精度更高 據外媒報道,美方本周宣布更新了其GPS全球定位系統,前不久剛剛發射的GPS III-SV04衛星正式啟用。 發表于:12/5/2020 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公布:月球亮起“中國紅”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今天,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 發表于:12/4/2020 【論文集錦】衛星導航技術最新進展 《電子技術應用》今年刊出了多篇“衛星導航技術”方向的論文,涵蓋北斗系統、導航信號處理、精密定位、衛星導航增強技術、GNSS接收機終端技術、多源融合導航以及抗干擾與反欺騙技術等領域的熱點問題,整理于此,期望對從事衛星導航技術領域研究的讀者有所幫助。 發表于:12/4/2020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采樣封裝 具體怎么回事 據央視新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發表于:12/3/2020 打卡月球!嫦娥五號傳回了著陸影像圖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期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的縱向速度從1.7公里/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姿態調整,平穩著陸于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發表于:12/2/2020 ?…798081828384858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