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中國北斗衛星曾遭某國電磁干擾,36歲的王飛雪僅用70天破解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衛星技術發展迅速,各式各樣的衛星系統很多。大家常見的有衛星 固定通信系統還有衛星廣播,還有衛星遙感,比如說軍事偵測衛星等等,還有衛星移動業務,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是衛星應用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既是全人類所共有、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是世界各國必爭的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 發表于:8/4/2020 精度可達厘米級!北斗衛星核心器件國產化率100%!自研原子鐘每三百萬年誤差僅1秒 8月3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斗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北斗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北斗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設計師陳金平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發表于:8/4/2020 迄今為止我讀過的最權威最技術的一篇北斗技術訪談 ?許教授的每一句話都有巨大的信息量,也不用隱瞞啥,把北斗為什么要同步軌道衛星和傾斜同步軌道衛星、我國原子鐘受制于人、我們的廣域差分等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發表于:8/4/2020 歐比特挺進貴陽打造全國衛星大數據交易平臺 日前,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貴陽市人民政府、貴陽市大數據交易所、貴州大學、貴州云智數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就衛星大數據產業落地貴陽市的項目合作進行了全面而深入交流,攜手開啟了政企、校企以及企企之間的全面合作新篇章。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及高管團隊此次的貴陽之行成果豐碩,達成的四項重要協議,有助于公司將自身優勢與貴陽大數據環境、政策及產業優勢等相結合,推動衛星大數據在社會諸多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衛星大數據產業的發展。 發表于:7/31/2020 【征稿】《電子技術應用》新欄目開啟,歡迎投稿! 為了更全面反應和介紹電子技術的最新學術動態和應用成果,《電子技術應用》特開啟三個新欄目的征稿,分別是“光電子與激光”、“雷達與導航”、“電路與系統”,歡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大力支持,踴躍投稿! 發表于:7/28/2020 商業衛星自動化測試平臺設計與實現 綜合測試是衛星研制過程中必須且關鍵的環節,傳統衛星測試系統研制周期長、通用化程度低、體積龐大不便攜及測試現場走線復雜等問題嚴重制約商業衛星產業發展;PXI總線技術是PCI在儀器領域的擴展,其圖形化、模塊化及可擴展的軟件編程風格及硬件集成方式為衛星自動化測試平臺的建設提供條件。以PXI架構為基礎,結合硬件測試設備、服務器、終端之間的網絡通信技術,提出一套商業衛星自動化測試平臺的設計方法,并結合某型號衛星測試任務進行平臺實現。實踐表明,該平臺滿足商業衛星高性價比、快速、全面、穩定測試的需求。 發表于:7/27/2020 成功!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 7月23日12時41分, 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火箭飛行約2167秒后, 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發表于:7/23/2020 C&K 推出業界首個 ESA 認證的 D-Sub Backshell 和 Haloring 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 — 2020年7月16日:高可靠性機電開關和連接器領先制造商 C&K 正試圖開拓航天市場, 通過成為第一家尋求并獲得歐洲航天局 (ESA) 認證的帶 haloring 的 backshell 制造商, 回應了此前同類產品未獲批準的說法。 發表于:7/21/2020 美加強無人機的電子戰能力,為其掛載吊艙系統增加性能 據美國新興報道,美陸軍最近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了價值7500萬美元的“多功能電子戰-大型空中系統”(MFEW-AL)計劃第二階段合同。該計劃將通過在無人機上使用吊艙系統來增強陸軍的電子戰能力。 發表于:7/16/2020 警用無人機市場升溫,未來三點舉措突破促進騰飛 如今,隨著飛控、導航、通信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產業迎來了快速崛起,在易操作、高靈活、低成本等優勢的加持下,越來越多不同類型和應用的無人機開始頻繁出現在我們生產與生活之中。其中,就包括警用無人機。 發表于:7/16/2020 5G網聯多旋翼偵查無人機完成海防救援演練,實現全國首次應用 5G無人機的“小身板”,在發生海難需救援時派上了“大用場”。7月10日,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華為共同舉行海防救援演練,這也是5G網聯無人機在海防救援的全國首次應用。 發表于:7/16/2020 美國國防部資助無人機初創公司,將進一步改進人機協作 據飛行國際報道,在疫情影響下,美國國防部向5家無人機初創公司資助了1340萬美元,以支撐公司的資金流動并推動新技術的發展。 發表于:7/16/2020 無人機企業發展方向 5G時代萬物可以互聯,而物聯網范疇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眾所周知了,可以說5G為無人駕駛技術注入了靈魂。 在疫情防控期間,迅蟻提出通過無人機RA3heTR7S以及無人站RH1作為運輸方案,搭建了全國首個抗疫“城市空中運輸橋梁”。 從新昌縣縣人民醫院到縣疾控中心之間的檢驗檢疫物資配送由迅蟻提供的空中系統完成。 發表于:7/16/2020 佰才邦系留無人機為應急通信提供強力保障 2020年7月14日,北京訊,佰才邦系留無人機在多地搶險救災應急通信中提供了強力保障。其系留式多旋翼無人機主打機型最大飛行高度為200米,最大負載能力15公斤,定點懸停時間在4-24小時,具有長時間無故障連續飛行的能力。該無人機系統將來自地面電源系統的400V高壓通過系留電纜傳輸至空中機載系統,通過搭載的電源模塊轉成至48V,為無人機馬達系統供電。 發表于:7/14/2020 中國首架Ka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成功首航,萬米高空可享百兆網速 7月7日,中國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完成首航,這標志著我國民用航空電子裝備產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發表于:7/11/2020 ?…868788899091929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