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計算機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變革和紅利。六十年前達特茅斯會議標志著人工智能的緣起,六十年后Alphago與圍棋大師一戰成名。大數據、人工智能究竟會以何種面貌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
3月19日,科學公益平臺“未來論壇”與京東集團合辦的理解未來系列講座在京召開,此次講座的主題為“大數據驅動下的變革”。會上,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邢波、京東集團CTO張晨、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趙一鴻、IBM中國研究院總監蘇中以及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研究員朱軍等專家學者,就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進行深度解讀。講座開始前,幾位嘉賓就大數據商業價值挖掘、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小編特為廣大網友分享嘉賓們的精彩觀點。
大數據為電商提供智能決策
2015年,《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正式發布,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頂層設計,我國大數據發展自此擁有了綱領性文件,從政策層面促進大數據發展和推動公共數據的開放共享。信息數據互聯共享將減少信息孤島,有利于整合各類數據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但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也成為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電商的迅猛發展甚至曾一度引發人們對網絡空間個人信息保護的置疑。“數據共享是一個很好的愿景,但對用戶而言,他可能不愿把數據分享出去,所以數據共享與用戶數據保護間又存在一定的矛盾。”京東集團CTO張晨說,“怎樣既能把這些用戶數據保護好,同時又把京東獲取的數據共享出去?我們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京東云’,4月1日京東將舉辦一場發布會,把‘云’里面的兩大塊——‘電商云’和‘數據云’,提供一些數據服務并開放出來。”
京東優先開放“電商云”和“數據云”,與大數據研發的戰略相關,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趙一鴻介紹,“京東大數據從發展方向和戰略上來講,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研發大數據的技術平臺,這京東基本上已做到;下一步,正在進行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方法研究,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商業價值,提高商業運營效率;最后一部分,將會向人工智能的應用發展,為我們的商業活動,包括采銷隊伍提供智能的決策,更專業的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提高專業人員的決策質量。”
京東集團CTO張晨表示,“從用戶角度,在移動時代,精準化非常重要,對產品而言需要對客戶有充分了解之后,去幫助客戶創造品質生活。品質生活就是在right time,right place能夠找準用戶的需求,這是大數據對我們移動互聯網用戶產生的巨大價值,能夠把用戶真正地服務好,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京東大數據的積累主要來自網購數據,包括交易的數據、采銷的數據等,“這些數據本身的價值再結合專業性的決策,潛力和價值都是巨大的,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趙一鴻說。在他看來,如果將這些大量的數據用于人工智能系統的開發,“對采銷人員的影響會跟AlphaGo非常像”。
除了將大數據應用在人工智能研發中,電商大數據對網民購物行為也會帶來實質性影響,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趙一鴻介紹,“在大量的數據基礎上,我們研發團隊專門研究數據如何與業務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包括個性化的產品、精準化的營銷等。”
大數據+人工智能,將帶來哪些變革?
前不久結束的圍棋人機大戰中,AlphaGo擊敗李世石成功證明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的潛力,“人機大賽是我們技術上的里程碑,展示了人類的功勞,我們要以歡迎的心態接受它。”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邢波在《為人工智能裝上引擎》主旨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區別在于:“人工智能是我們希望達到的一個方向,方法論就是機器學習,實際上是讓計算機跟數據、模型環境接觸,訓練一些東西,達成的效果是希望最終的模型在某些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
談到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在商業領域,邢波教授認為,“在技術層面,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跟公司業務、數據性質顯然是有關系的,但愿景應該是一樣的。就像我們工程師希望以一種低耗的、精準的、可靠的方式來實現對下一步路線的明確規劃。”邢波介紹,在國外,有一批企業家早已關注人工智能的商業潛在價值,并開始做一些更前瞻的工作,像谷歌DeepMind公司研發出的AlphaGo,在此次人機大戰中引發出的這種關注程度,對整個人工智能和企業本身都有很大的提升。在邢波看來:“人工智能計算任務像登山,有明確的、可以用數學描述的目標,本身有彈性容錯性和隨機性。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也像登山,遇到各種各樣的起伏,有各種各樣的思路的跳躍和重新的定位。”
IBM中國研究院信息分析部研究總監,認知分析專家蘇中博士表示,“過去,體現計算技術的變化主要是摩爾定律,機器計算越來越快,效率越來越高,而當社會被大數據席卷以后,我們發現大數據里面會產生的價值可能大于僅僅是計算本身的價值。”以圍棋人機大戰為代表,人工智能這一輪的發展,正是由于數據和計算能力兩方面交織著發展的結果。蘇中說,“從過往幾年看,大數據有一條發展的主線,與此相關的行業和技術變革也是圍繞數據,將來整個IT行業的發展可能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像金融、醫療行業都會和數據價值深度結合起來,這里面大數據分析,認知計算絕對是最主要的推動創新的力量。”
觀點總結:大數據驅動下,會帶來哪些變革?
張晨(京東集團CTO):“數據產生價值”這一點會越來越明顯。
邢波(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大數據在未來會產生兩方面作用:產生很多功能;展示更多機會,增大商業價值,將兩者結合起來,產生循環互動才是最理想的。
趙一鴻(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大數據中挖掘商業價值已經十幾二十年了,大數據的下一步是跟AI結合,提高人們決策的質量和思維的能力。
朱軍(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研究員):對大數據的應用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商業上都應該持開放態度,AI前景廣闊,與真正的智能還有很大距離,人工智能威脅論還太早,對科技的進展應有正面的認識。
蘇中(IBM中國研究院總監):大數據已經帶來兩方面的價值,一是幫助人做科學的決策,而不再是拍腦袋決定;二是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以同樣的成本或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