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顛覆和變革的時代,而這并不是件壞事。 產業將會轉型,大企業面臨衰亡。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快、更低價的體驗,企業家們逐步對低效的企業、產品及服務進行優化及重塑,舊有的系統將會瓦解。
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的研究表明,在未來十年內,當今世界 500 強企業中將有 40%不復存在。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隨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崛起,顛覆醫療、金融及保險這三個行業的時機已經成熟。本文將就此進行簡要分析。
當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會對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造成沖擊,而對這三個行業來說,情況尤甚。
1、醫療
固有的醫療體系已經支離破碎,顛覆已如燎原之火,一觸即發。已經有成百上千家創業公司介入這一領域,讓人們可以成為 “自己健康的主人”,以此作為傳統醫療的補充或索性取而代之。
新型人工智能醫療應當是免費或近乎免費的,且遠遠勝過傳統醫療,以至于人們將果斷放棄傳統醫療,選擇前者。這無疑會令現有的醫療體系分崩離析。
想想谷歌時代的圖書館——想想移動通訊時代的固定座機……想想優步時代的出租車……想想 Skype 時代的長途電話……我還可以說出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
那么,我們該期待什么? 獎金高達一千萬美元的高通三錄儀 XPRIZE 競賽將孕育出像《星際迷航》中的三錄儀那樣的設備,使消費者能隨時隨地進行自我診斷。 厭倦上醫院了?沃爾格林(美國藥店連鎖機構——譯者注)和 CVS(美國醫藥電商企業——譯者注)正在為成為你的個人醫療中心而努力。
我的公司 Human Longevity Inc. (HLI) 將為你的基因組的所有 32 億個堿基對進行測序,并檢測你的腸道菌群,然后將你的數據與數據庫中無數其他用戶的資料進行比對。
這樣的數據挖掘可以使你(你的 AI 或者你的醫生)提前了解哪些疾病可能對你造成威脅,使你的個人醫療變得具有主動性和預見性。 HLI 的目標是為客戶度身打造定制服務,使你服的藥針對你的病癥。HLI 的目標還包括為你增加 30年 以上的健康壽命,讓 100 歲成為新的花甲之年。
除了基因組學之外,干細胞科學領域也在醞釀一場變革,用我朋友也是 HLI 聯合創始人鮑勃·哈里利的話說,將會 “讓人類身體內的再生式發動機煥然一新。” 我們并不想跟慢性疾病做斗爭,我們所做的近似于培育備用的肺、肝、心臟和腎來替換衰老患病的器官。
基因組學和干細胞固然強大,生物傳感器領域中的革命也旗鼓相當。諸如谷歌、蘋果和三星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正爭相對此投入大量資金。
這些傳感器將持續對你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心率、血壓、血糖,甚至腫瘤或心臟損傷釋放出的微小分子都難逃它們的法眼。 與你的基因組相匹配,傳感器監測到的數據將被無縫上傳至你的健康管理 app,在疾病及傷害來臨之前發出預警。
那么誰來支付這筆開銷呢?很可能并不是你。也許是你的保險公司,因為當你不需要住院且壽命延長時,他們能多掙不少錢呢。
2、金融
金融是另一個即將迎來巨變的億萬美元級產業。
作為中間商的財務顧問和經紀人將在未來十年中日漸式微。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將使一切商品都變得更物美價廉,運轉速度也更快。
舉例而言,我在 IBM 沃森項目組工作的朋友們正致力于為沃森生態系統研發出色的各種應用。想象一下,有某種科技可以讀遍你過去幾年中所有社交媒體上的帖子,通過情緒分析判斷出你喜歡的東西和價值觀。比如你喜歡科技和時尚,討厭喝酒和暴力;喜歡歐洲但不喜歡俄羅斯等等。
對千禧一代來說,個人觀點就決定了一個人會從何獲利。AI 可以輕易從上萬家公司中篩選并在規避風險的前提下向你推薦合你胃口的投資項目。而且,AI 還可以監控你的社交媒體及全球市場,并以此為依據讓你隨心所欲調整投資組合。
另一對我們影響深遠的是利用高級機器學習及數據挖掘技術在股票市場上執行算法交易的 AI 公司,這種算法交易是人類永遠難以望其項背的。更厲害的是基于大數據的 AI 貿易。人類社會正逐漸變成一個充斥著傳感器且萬物互聯的世界。
這將使你的 AI 變得 “神一般全知全能”,你(或你的 AI)會對世間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無所不知。 我是什么意思呢?如今,已經有公司在利用衛星捕捉并計算大型超市外所停車輛的圖像及數量了。利用這些數據,無需等到季度盈利報告,便可間接得知這家企業的收入如何。
現在,將這種泛在知識的概念延伸至萬物,你就會明白金融產業將產生何等變化。
3、保險
保險是與概率和不完全認知打交道的古老行業。然而在 “完全認知” 的新紀元中,很多事物都將不同于昨日。我舉幾個例子。
健康與人壽保險
今天,前進汽車保險公司為用戶推出一項特別優惠,前提是你讓他們在你的車里安裝一個能夠監測你的車速和加速度的傳感器,其實也就是搜集數據來判斷你是個好司機還是馬路殺手。
那么,將車子想象成你的身體。想要上便宜的保險?那就讓保險公司對你的健康情況進行監測,對你的基因組進行測序。
需要強調的是,這并不代表否定你的保險或是趁著你的基因不好就大敲竹杠——事實上 2008年 美國已經出臺了名為《反基因歧視法案》的相關法規,明令禁止因為基因問題歧視個體。我說的創新是指在你允許的前提下,讓保險公司以更為優惠的價格幫助你活得更健康長久。這完全是一種雙贏。
保險業還面臨著另一種致命一擊。
比方說,我的基因組相對而言不受重大疾病困擾:我不抽煙,飲食健康,每天鍛煉。經過傳感器認證后,我將這些信息發布在我的社交網絡上,同時寫上:“嘿,有沒有其他同樣基因健康、飲食習慣良好且每天鍛煉的人想和我一起自保險的?來吧,我們可以組成低風險合作伙伴!”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占 10%份額的最好的保險陣營退出市場,整個保險業將完全垮掉。
目前為止,這種事和 “P2P 保險” 還不可能發生。我說的是目前。
“等等,” 你會說,“有相關規定來阻止你這么做啊。” 是的,當然,規定是有的,但也只是目前。正如 Uber 與出租車間的大戰,規定也只能讓舊秩序茍延殘喘一陣罷了。
終究,隨著汽車閃亮登場,馬鞭制造商還是會退出歷史舞臺,你懂我的意思。
汽車保險
我在上文提及了前進汽車保險公司的優惠項目,但是再想象一下下一步…… 在無人駕駛車大行其道的時代,也許就不需要汽車保險了。 無人車不(或者說幾乎不)會出事,那還保什么險呢? 或許對保險業來說更可怕的前景是,有朝一日人們連私家車都不買了。
雖然沒有私家車,但是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全天候的無人車服務。正如那些沒有自己服務器的公司,他們用的是亞馬遜和谷歌的云服務。 要是連車都沒有,保險也就無從談起了。
農業保險
最后,來說說農業和農作物保險。我下面要說的也適用于其他很多我未提及的險種。
舉個例子:當農作物上了冰雹險,評估損失的過程往往是昂貴而不準確的。農場主和保險評估員需要在田間地頭奔波,拍下大量照片。
然而在泛在成像(例如近地軌道衛星和無人機)和泛在感應(現場傳感器)的時代,這種評估輕輕松松便可完成。
眾多創業公司準確且廉價搜集海量數據的行為會從各個角度重塑這一領域。事實上,整個保險業都將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