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下午,由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主辦,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電子技術應用》雜志社聯合承辦的“2025中國西部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暨第三十屆國際電子測試測量研討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
大會由電子科技大學張雅鑫教授領銜,思儀科技、是德科技(Keysight)、艾默生測試測量集團(原NI)、ADI等國內外龍頭企業輪番登臺。作為第十三屆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主論壇之一,本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芯片、測試測量、系統集成、科研院校及終端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的150余位嘉賓參會。
▲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秘書長方榮
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秘書長方榮擔任本次研討會的主持嘉賓。方秘書長表示,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快速發展,微波測量儀器、通信測量儀器和基礎測量儀器全面發展,產品性能指標正不斷提升,向中高端市場發展持續加速!
▲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組委會秘書長陳雯海
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組委會秘書長陳雯海在致辭中提到,微波射頻技術作為現代通信、航空航天、國防等眾多高科技領域的核心支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和變革。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地,成都憑借其深厚的科研底蘊、完備的產業體系以及豐富的人才儲備,在微波射頻技術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潛力。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將繼續立足成都,融入成渝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聚焦中國西部產業發展。
權威機構與頭部企業同臺論道
▲電子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教授 張雅鑫
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科學的張雅鑫教授帶來了新型太赫茲超構射頻器件及高速感通一體系統技術主題演講。太赫茲波,這一頻率介于無線電微波與紅外可見光波之間的電磁波,被譽為溝通微波與光波的“橋梁”。張教授他詳細介紹了太赫茲通信技術的諸多優勢,如大帶寬、高速率以及出色的無線傳輸能力等。該技術不僅繼承了光通信的帶寬大、速率高等特點,更在私密性方面表現出色,無疑將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核心支柱。其團隊也在今年成都大運會的田徑賽場上正式應用了這項技術,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
▲思儀科技電磁兼容市場經理 牛牧
電磁兼容性(EMC)是研究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頻譜資源條件下,各種電子電器設備(或裝置)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性能降級的一門學科,是電子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思儀科技的國產化方案由“純粹的軟硬件集成”+“基于客戶需求的集成”,既符合信息、工業、醫療、汽車等行業標準,也符合國軍標/航空標準。測試軟件以EMC測試原理為軟件設計依據,對各類標準具有普遍適用性;以IVI標準設計儀器驅動模塊,兼容國內外主流測試設備。
▲是德科技射頻微波及半導體解決方案專家 馬慶
寬帶毫米波具有的高頻、大帶寬、復雜調制的特性給測試帶來了諸多挑戰,路徑損耗大、信噪比惡化、更多的噪聲、信噪比降低……寬帶通信測試需要高頻、大帶寬的調制質量測試設備。是德科技的寬帶毫米波測試解決方案基于Keysight硬件平臺,其優異的本底EVM指標為測試提供余量,可為客戶提供靈活定制的信號產生和分析功能,矢量網絡分析儀更是可以提供完整的元器件測試功能。
▲艾默生測試測量集團(原NI)應用工程師 褚穎穎
NI持續在PXI模塊化射頻儀表上進行投資,RFIC測試解決方案可以高效地加速射頻前端的驗證測試。艾默生測試測量集團(原NI)應用工程師褚穎穎深入介紹了NI在前沿射頻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包括最新型矢量信號收發儀的介紹,以及這些儀器對射頻前端器件的性能驗證測試。通過結合卓越的硬件射頻性能與強大的應用軟件,NI致力于為射頻、通信相控陣天線測試領域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應對各種測試挑戰。
▲ADI華南區現場技術支持經理 曾磊
隨著半導體工藝的不斷進步和無線通信頻率的持續攀升,以及新材料等領域的發展,對測試測量儀器的精度、速度、帶寬和集成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日益復雜的射頻/微波系統測試需求,ADI在此領域展出的一系列高性能模塊和方案,更高的帶寬、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可靠性,幫助客戶解決棘手的測量難題。ADI與儀器廠商共同加速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美好愿景。”
▲活動現場
三大關鍵詞折射產業風向
高頻化——毫米波/太赫茲核心器件與測試系統成為全場焦點;
國產化——從EDA、核心儀器到芯片級EMC測試,國產化路徑日漸清晰;
場景化——終端+網絡+衛星的“空天地一體”射頻鏈路首次在成都被系統解構。
2025中國西部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圍繞射頻微波前沿技術突破及應用場景展開深度交流與碰撞,通過高水平的前沿技術報告為射頻微波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共同推動中國射頻微波產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攀上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