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采用PLC數據匹配的MCD風力發電機虛擬仿真監控 機電一體化概念設計(Mechatronics Concept Designer,MCD)是西門子工業軟件有限公司研發的全新仿真平臺,比傳統WinCC仿真效果更加清晰直觀、便捷。MCD尚處于研發階段,與PLC進行通信的過程尚不能實現數據的完整交互。該文研究如何實現MCD仿真平臺與PLC數據交換進而實現虛擬仿真監控,包括對MCD平臺建立的運動仿真模型進行優化,通過XML變量匹配PLC輸入/輸出(I/O)數據,利用OPC Server作為MCD與PLC通信的橋梁,從而實現MCD與PLC的數據交換,完成虛擬仿真監控。 發表于:5/19/2016 廣州國飛推出基于北斗+智能電網的“國飛電力時空量”解決方案 湖南省長沙市 - 第七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2016年5月18日 – 專業衛星時間與位置解決方案供應商廣州市國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第七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隆重宣布:針對電力行業及新能源產業在設備資產位置管理、電網自動化調度時間同步、以及遠程數據采集及傳輸等方面的各種運營和管理痛點問題和迫切需求,利用其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可靠性的、高精度的時間+空間+數據量傳輸技術,推出面向電力行業的、采用“北斗時空量”的菜單式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可力助電力行業及新能源產業全面實現“北斗+智能電網”。 發表于:5/19/2016 并網模式微電網雙層分布式優化調度算法 為解決負荷預測、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預測出力值與其實時數據間的誤差所導致的微電網不能安全穩定運行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雙層優化算法。本算法包含基于集中優化方式進行的預測調度和基于分布式優化算法的實時優化。兩層均采用粒子群智能優化算法對模型進行求解。該算法基于圖論思想,按照拓撲圖遍歷順序進行遍歷式的分布式優化,將計算任務分配至微電網中每個參與調度的節點。 發表于:5/10/2016 能源互聯網背景下的儲能技術及產業發展 在能源互聯網背景下,電化學儲能、儲熱、氫儲能、電動汽車等儲能技術或設備圍繞電力供應,實現了電網、交通網、天然氣管網、供熱供冷網的“互聯”,儲能和能源轉換設備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網絡的耦合關系。在未來的能源互聯網中,部分新能源發電將通過制氫、制熱等方式進行轉換,或以電化學儲能等雙向電力儲能設備存儲并適時返回電網。在各電力儲能技術的支撐下,新能源發電與熱電聯供機組、燃料電池、熱泵等轉換設備協調運行,實現了在新能源高效利用目標下,以電能為核心的多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匹配。 發表于:5/10/2016 基于單片機的配電線路故障檢測方法研究 中低壓配電線路中的接地方式多為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配電線路時常發生短路故障,故障多會發生在母線及多條出線中。為了識別判斷母線多條出線中的故障線路,本文采用單片機作為檢測工具,對配電線路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通過顯示器的示數變化情況判斷哪條線路發生故障。在Proteus ISIS7 Professional軟件中搭建模型,在MPLAB IDE軟件中編寫程序,將程序寫入單片機,通過顯示器的示數變化,發現故障線路所在,從而實現選線功能。實驗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發表于:5/8/2016 電力及新能源類項目重點引入社會資本 本次公布的電力及新能源類項目包括:配電網建設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資產界面清晰的輸電項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分布式能源發電、微電網建設改造、智能電網、儲能、光伏扶貧、水電站、熱電聯產、電能替代、核電設備研制和服務領域等。 發表于:5/7/2016 重點推進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 發改委發文指出,下一步將重點推進深化電力、天然氣、醫療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價格改革,進一步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改革環保電價補貼方式,完善可再生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和補貼辦法,在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進一步推行基于單位能耗的差別電價政策,落實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政策。 發表于:5/7/2016 助力能源供給側改革 煤電去產能進入攻堅期 “十二五”以來,國家繼續加強火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累計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火電機組約2800萬千瓦,超額完成“十二五”2000萬千瓦的目標,電力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 發表于:5/7/2016 全球能源互聯 哪些技術必不可少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現代能源電力技術的重大突破和集成創新,其實質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提高大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關鍵要靠技術創新。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柔性輸電、清潔能源、儲能、大電網運行分析與控制等技術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需要重點研發的技術領域。 發表于:5/7/2016 智能電網建設將變壓器提升到黃金發展階段 國家電網的工作重心和發展戰略對于整個電力產業有重大影響,配網自動化和農網改造工作的落實將帶動變配電領域快速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尤其是變壓器市場需求總量、招投標數量將大大增加,全球變壓器市場逐漸對華傾斜,尖端產品的應用有望在中國取得更好效果。 發表于:5/7/2016 智能電網照亮幸福生活 有沒有想到有一天,你如果因汽油味而暈車不能駕車外出時,有一輛隨時可到充換電站充電的電動車駕駛,該是多么愜意?無論酷暑還是嚴冬,在你下班回家之前,就能通過手機打開家里空調,一進門就能感覺四季如春,該是多么舒適?如果你愿意,還可以在自家小院樓頂或者南墻上裝上太陽能電池板,自己發電自己用,該是多么神奇? 發表于:5/7/2016 大數據時代下 LED與互聯網結合成發展趨勢 現在,互聯網正由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科技)時代走向DT (Data Technology,數據科技)時代,而LED和互聯網相結合是一個發展趨勢。國際巨頭的動作顯示出LED產業的一些變化:三星宣布退出除韓國以外所有市場的LED照明業務,專注于LED上游核心器件業務;飛利浦則拆分Lumileds,出售汽車照明和LEDPKG業務;歐司朗很快會將照明業務賣出,分拆LED燈具系統,專攻汽車照明、以項目為基礎的智能照明解決方案。這種變化也出現在國內LED企業上。去年5月18日,艾比森宣布停止LED照明產品建設項目及研發項目,轉而把資金注入到LED顯示屏項目上。國內外LED巨頭的退守,既是收縮戰線、砍掉獲利不佳業務的無奈之舉,又是對當前LED照明行業劇烈競爭、幾乎無利可圖的無聲反抗,更是對LED照明產業發展前景的擔憂。 發表于:5/6/2016 中國量子通信再獲突破 定量揭示量子非局域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實驗室李傳鋒、許金時研究組與其合作者實驗實現了單向量子導引,定量揭示了一類非對稱性的量子非局域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21日《物理評論快報》上,并被選為“編輯推薦”文章,同時被美國物理學會 Physics 網站以《單向量子性》為題報道。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孫凱和博士后葉向軍。 發表于:5/6/2016 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 化儲能電池要求 能源互聯網先鋪架構 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在系統內部印發《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并同時發布《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 發表于:5/6/2016 PWM轉I/O信號的電路設計、仿真與實驗 設計了PWM信號轉I/O信號的電路,并進行了仿真和實驗。將可再觸發的單穩態多諧振蕩器74HC123與上升沿觸發的Dtype觸發器74HC74配合使用,通過調節可變電阻來調節74HC123的時間參數,從而實現將PWM輸入信號轉換為I/O信號。通過純硬件電路實現了PWM信號轉I/O信號,仿真結果與電路實驗結果相符。 發表于:5/5/2016 ?…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