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一種基于FPGA的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設計[可編程邏輯][其他] 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FPGA的四通道數據采集系統。系統由65 MS/s的模數轉換器AD9219實現對信號的高速采樣。為滿足采集數據實時存儲的要求,設計了高速、大容量的DDR2硬件電路和接口邏輯。采集數據可通過USB接口上傳至上位機,上位機負責數據的保存、處理和顯示,同時控制數模轉換器以直接數字合成的方式輸出波形。測試結果表明,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可靈活控制。該系統為高性能數據采集提供了一套包括軟硬件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滿足低溫等離子診斷的要求。 發表于:12/14/2020 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立體匹配算法設計[人工智能][物聯網] 為了解決傳統立體匹配算法對立體圖像在低紋理以及遮擋區域匹配效果較差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端到端的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立體匹配算法。該算法采取了殘差卷積神經網絡對圖像特征進行提取,之后利用空洞空間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塊來獲取圖像的上下文信息,并結合多尺度的三維卷積神經網絡對代價空間進行規整,最終實現了高精度的立體匹配算法。所獲取的視差圖在KITTI2015測試平臺上的誤匹配率為2.42%,與幾何上下文(Geometry and Context,GC)網絡相比較,視差圖的精度提高了0.45%,且運行時間縮短了一半。 發表于:12/14/2020 面向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軟硬件生態研究[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為國產基礎軟硬件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和新方法。對基礎軟硬件生態及相關的幾個概念的內涵、語義關系及應用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對當前我國信息技術基礎軟硬件生態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和評估,指出了存在的若干問題。同時,針對如何建設好面向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軟硬件生態提出了若干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發表于:12/14/2020 面向車路協同路側設備運維管理平臺研究[通信與網絡][汽車電子] 在車聯網領域,車路協同是實現智慧交通的必然技術途徑。隨著車聯網業務的發展,路側設備廠家、路側設備類型日益增加,給傳統的運維帶來了新的挑戰。通過行業調研,研究當前車路協同路側設備對運維管理的需求,分析當前車路協同路側設備的運維管理面臨的問題,識別急需攻克的關鍵技術領域,為實現智慧交通運維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發表于:12/14/2020 基于5G邊云協同的高精地圖采集與應用研究[通信與網絡][5G] 對自動駕駛所需的高精地圖采集生產現狀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當前面臨一些問題與需求。重點闡述了一種基于5G邊云協同的多元化地圖采集更新方案及相關技術,希望對未來高精地圖系統建設運營提供一些參考。 發表于:12/14/2020 使用標準穩壓器產生極低電壓[電源技術][工業自動化] 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產生只有幾百毫伏的微型直流電源電壓? 發表于:12/14/2020 可穿戴市場喜迎生物醫學“多面手” [測試測量][醫療電子] 氧飽和度、心電圖、血壓和呼吸頻率的測量過去僅有醫院監護儀才可提供。這些參數的監測至關重要,尤其對于有潛在醫療風險的人員來說,無論是在意外事故后、手術后,還是在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疾病時。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以及對醫療保健整體支出的強烈關注,院外醫療監護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如今,為了及早發現某些事件,對有潛在風險的患者進行日常生活監護,或者讓患者攜帶監護儀由醫院回到家中,可使其康復過程更快捷、更舒適。還有第三類用戶也在測量這些參數,他們以預防為目的,甚至尚未進行任何診斷。 發表于:12/14/2020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初探[通信與網絡][物聯網] 供應鏈是由諸多上下游企業因利益攸關而構建。供應鏈的形成和運行具有買方驅動、自發構建、協同作業、持續改進等特點。現如今競爭已從企業之間延伸到企業的供應鏈之間,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一是供應鏈運行效率高低;二是供應鏈的持續優化能力;三是對數據資源的匯聚和利用能力。打造一個服務于采購招標和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系統,其本質是探討數字化如何賦能供應鏈管理。深入研究用戶的業務場景,對底層架構、技術路徑、產品形態以及運行方式進行高度統籌的“頂層設計”。數字化賦能必須聚焦供應鏈伙伴企業的協同作業,以及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資源,包括供應商資源和數據資源的匯聚和利用。 發表于:12/11/2020 5G+邊緣計算在智能汽車柔性制造中的應用[通信與網絡][5G] 自動駕駛、車路協同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促進了網聯車大生態的打造。針對智能汽車制造業,以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和行業數字化提升為重點,依托5G+工業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對制造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實踐,提升數據賦能水平。通過5G網絡化升級,實現設備端、工廠端、企業端、跨企業端網絡化5G改造,增強產業鏈信息互聯能力。通過人工智能化技術以及邊緣計算技術,以生產工具智能化與決策手段智能化為抓手,提高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智能汽車的柔性制造。 發表于:12/11/2020 5G下邊云協同的V2X技術方案與研究[通信與網絡][5G] 對自動駕駛業務的發展趨勢、單車智能的局限性、車路協同的優勢進行了介紹;同時,重點闡述了車路協同技術體系架構及系統要求、基于“端邊云”的多級多源數據融合感知分析架構以及基于路側+邊緣云+區域/中心云三級/四級邊緣部署實現路徑;最后給出了基于邊云協同多級多源感知融合分析能力組網方案,并對其具體功能、時延等要求進行了詳細論述。該研究對車路協同項目規劃和設計人員有一定參考價值。 發表于:12/11/2020 利用虛擬工藝建模贏得全球半導體技術的競爭[EDA與制造][工業自動化] 半導體工藝的開發絕非易事,每一代器件研發的難度和成本在不斷提升。用傳統的先構建再測試的方法來開發最先進的工藝過于耗時且成本過高,如今已經不再適用。 發表于:12/10/2020 淺談存儲器芯片封裝技術之挑戰[EDA與制造][數據中心] 存儲器想必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大到物聯網服務器終端,小到我們日常應用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都離不開它。作為計算機的“記憶”裝置,其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數據。一般來說,存儲器可分為兩類:易失性存儲器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其中,“易失性存儲器”是指斷電以后,內存信息流失的存儲器,例如 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包括電腦中的內存條。而“非失性存儲器”是指斷電之后,內存信息仍然存在的存儲器,主要有 NOR Flash 和 NAND Flash 兩種。 發表于:12/10/2020 5G中分布式基帶單元功能的授時影響[通信與網絡][5G] 自無線通信技術投入使用以來,網絡授時一直是為無線服務提供支持的關鍵組成部分。授時要求通常被稱為“絕對”測量,這意味著授時必須可追溯到已知的源。對于相位/時間應用,這種可追溯源通常是衛星星座。全球定位系統(GPS)首次將衛星星座用于時間。GPS主要為導航設計,旨在為GPS系統的用戶提供三維定位數據,即經度、緯度和高度。為了實現高水平的空間定位精度,必須將衛星與極其精確的授時源同步,并且能夠再現該授時精度。 發表于:12/10/2020 一種滿足RFID-OTA測試系統測試的射頻開關箱設計[微波|射頻][工業自動化] 介紹一種可進行程控切換的射頻開關箱設計。該方法根據射頻識別(RFID)和Over–the-Air(OTA)測試系統對多頻段產品測試需求以及路徑校準需求,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和系統布局設計,實現RFID-OTA測試系統射頻開關箱路徑的程控切換,使測試系統可自動完成不同頻段下的測試路徑校準以及產品的性能測試。 發表于:12/10/2020 基于金剛石NV色心的微波近場矢量測量技術[測試測量][其他] 為了滿足微波器件進行高分辨率、非破壞性微波矢量近場測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金剛石氮空位(NV)色心的全光學微波近場矢量測量技術。該技術利用NV色心對其軸向的圓形極化電磁場的敏感特性,將粘有金剛石NV色心的錐形光纖探頭作為傳感器,在外部靜磁場環境中測量得到具有8個峰的光探測磁共振(ODMR)譜,并在每個ODMR譜峰所對應的微波頻率下測量微波器件表面不同NV軸方向的電磁場分量分布,從而得到微波近場矢量測量結果。最后,利用3 μm金剛石顆粒對諧振頻率2.87 GHz的微帶天線進行近場矢量成像,實驗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可廣泛用于芯片電磁兼容測試、集成微波芯片失效分析、數字電路信號完整性分析等。 發表于:12/9/2020 ?…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