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寧德時代擬將換電技術引入歐洲 6 月 26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正計劃將其換電與回收技術引入歐洲。寧德時代董事會秘書蔣理表示,換電模式在歐洲有 " 巨大潛力 ",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由于建站成本高昂,換電技術在中國以外拓展緩慢。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電動車銷量攀升,關于電池供應鏈的擔憂也在上升,換電模式正在獲得更多關注。 最新資訊 ITECH IT6600C雙向可編程直流電源榮獲Electronics Industry Awards多項榮譽 在 2024年度電子行業大獎(Electronics Industry Awards 2024) 上,艾德克斯(ITECH)IT6600C 雙向可編程直流電源榮獲多項獎項。本次獎項評選旨在表彰全球范圍內在產品創新、客戶服務及行業貢獻方面的卓越成就,由業內專家與公眾共同評選而出,代表了電子行業的高水平與權威認可。 發表于:11/7/2024 全球最大變壓器生產商日立能源警告稱行業不堪重負 11 月 6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 11 月 3 日報道,全球最大的變壓器生產商“日立能源(Hitachi Energy)”警告稱,其行業“不堪重負”,無法滿足對電網設備的爆炸式需求,這可能導致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延誤。 日立能源 CEO Andreas Schierenbeck 表示,因為用于生成式 AI 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增長,導致供應緊張,變壓器制造商將很難迅速提高產量,以滿足電網升級的需求。日立能源是日本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 —— 日立集團的核心部門。 發表于:11/6/2024 全球面積最大功率最高的GW量產線鈣鈦礦組件下線 11月5日消息,據“極電光能”官微發文,極電光能GW量產線調試實現全工序的整線貫通,2.8平米超大面積鈣鈦礦組件首片順利下線,組件功率達到450W,全面積效率16.1%,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功率最高的鈣鈦礦組件。 據悉,作為全球首家啟動GW級鈣鈦礦組件量產線建設的企業,極電光能憑借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豐富的生產運營經驗,在成功建設和運營150MW中試線的基礎上,對全球首條GW級鈣鈦礦組件量產線進行了全面升級設計。該產線采用了全球最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充分展現了公司在鈣鈦礦領域的領先地位。 發表于:11/6/2024 關于電動汽車電池的11大誤解 近幾年,電動汽車技術快速發展,尤其是其電池技術,本文將探索關于電動汽車(EV)電池——這一汽車行業中最具前景的新技術之一——的11個最常見誤解,以及與無線電池管理系統(BMS)相關的內容。 發表于:11/6/2024 實時控制技術如何實現可靠且可擴展的高壓設計 本文將討論數字電源控制在高壓應用中的一些優勢,并演示其如何助力先進電源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 發表于:11/5/2024 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構網型光儲電站并網發電 4780米!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構網型光儲電站并網發電 發表于:11/4/2024 太藍新能源聯合長安汽車首發固態鋰電池新技術 10月31日消息,太藍新能源宣布,將聯合長安汽車,于11月7日在重慶召開固態鋰電池新技術發布會,分享雙方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官方表示,即將首發的固態鋰電池新技術,區別于傳統液態鋰電池的主材和結構,能夠進一步提升電池安全性能。 發表于:11/1/2024 Nexperia的AC/DC反激式控制器可實現更高功率密度的基于GaN的反激式轉換器 奈梅亨,2024年10月29日:Nexperia今天推出了一系列新的AC/DC反激式控制器,進一步壯大其不斷擴展的電源IC產品組合。NEX806/8xx和NEX8180x專為基于GaN的反激式轉換器而設計,用于PD(Power Delivery)快速充電器、適配器、壁式插座、條形插座、工業電源和輔助電源等設備以及其他需要高功率密度的AC/DC轉換應用。 發表于:10/31/2024 全差分放大器為精密數據采集信號鏈提供高壓低噪聲信號 摘要 全差分放大器(FDA)具有差分輸入和差分輸出,其輸出共模由直流(DC)輸入電壓獨立控制,主要用在數據采集系統中模數轉換的前端,用于將信號調理為合適的電平以供下一級(通常是模數轉換器(ADC))使用。FDA一般采用單芯片設計,電源電壓較小,因此輸出動態范圍有限。本文將介紹具有可調共模輸出的高壓低噪聲FDA的設計方法。本文還完整分析了FDA噪聲,以及其對高性能數據采集系統信號鏈的總體信噪比(SNR)的影響。 發表于:10/31/2024 TrendForce調查報告顯示固態電池進入試產 10 月 31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咨詢今日發布調查報告稱,豐田、日產、三星 SDI 等全球制造商已開始試制全固態電池,隨著業者競相量產,預估產量可于 2027 年前達 GWh(吉瓦時)水平。 發表于:10/31/2024 ?…14151617181920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