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寧德時代擬將換電技術引入歐洲 6 月 26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正計劃將其換電與回收技術引入歐洲。寧德時代董事會秘書蔣理表示,換電模式在歐洲有 " 巨大潛力 ",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由于建站成本高昂,換電技術在中國以外拓展緩慢。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電動車銷量攀升,關于電池供應鏈的擔憂也在上升,換電模式正在獲得更多關注。 最新資訊 紅牛福特動力總成借助西門子 Xcelerator 打造賽車行業可持續未來 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日前宣布,紅牛福特紅牛動力總成采用西門子 Xcelerator 的工業軟件解決方案,為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2026 賽季開發新一代 ICE/電力驅動混合動力系統。 發表于:11/23/2023 如何利用電壓輸入到輸出控制自動優化LDO穩壓器的效率 低壓差(LDO)穩壓器是為噪聲敏感設備供電的可靠工具。除了提供直接電源軌外,LDO穩壓器還能對其他電源進行后置調節。來自開關轉換器的噪聲會滲透到許多設計中,通常需要下游LDO穩壓器來消除噪聲。LDO穩壓器雖然有效,但其功耗可能對系統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專門設計的電壓輸入到輸出控制(VIOC)引腳可通過單一連接降低功耗并提高效率。VIOC引入了對開關轉換器的自動控制,可使系統實現出色效率。本文重點介紹一款超低噪聲LDO穩壓器,其性能優于無VIOC的LDO穩壓器。 發表于:11/21/2023 利用USB-C實現并聯電池充電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USB-C端口比之前的USB端口更加靈活,逐漸成為消費電子設備的標配。在這些設備中,更大功率和更長壽命的設備越來越受歡迎。因此,以更高的功率水平為這些設備充電的需求也隨之增長。本文將介紹并聯電池充電架構的基礎知識和用例,以及將USB-C集成到這些用例中的實際效果。此外,本文還會介紹并聯電池充電和USB-C在消費市場的應用情況以及優缺點。 發表于:11/16/2023 pHEMT功率放大器的有源偏置解決方案 假晶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pHEMT)是耗盡型器件,其漏源通道的電阻接近0 Ω。此特性使得這些器件可以在高開關頻率下以高增益運行。然而,如果柵極和漏極偏置時序不正確,漏極溝道的高電導率可能會導致器件燒毀。本文探討耗盡型pHEMT射頻(RF)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對其有效偏置。耗盡型場效應晶體管(FET)需要負柵極電壓,并且必須小心控制開啟/關斷的時序。文中將介紹并比較固定柵極電壓和固定漏極電流電路。我們還將仔細研究這些偏置電路的噪聲和雜散對RF性能有何影響。 發表于:11/16/2023 Vox Power公司最新發布VCCR300傳導式冷卻電源單元 愛爾蘭都柏林,2023年11月 - Vox Power自豪地宣布推出VCCR300傳導式冷卻電源系列,這是一款堅固耐用且高度可靠的DC/DC電源,能夠安靜地輸出300W功率。該產品緊湊的外形尺寸僅為7.43 × 4.6英寸,厚度低至1英寸,可確保從幾乎任何方向上輕松集成進系統內部,為系統設計者帶來極大的靈活性,并有效節省空間。 發表于:11/15/2023 自適應功率優化正在徹底改變電芯 “如果您想要節約能源和縮減開支,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掉所有的電子設備?!? 盡管這個建議簡單至極,卻是一切能耗優化管理行為背后的基本原理和不二法門,所謂的自適應功率優化也不例外。對于采用電池供電的電子設備而言,一旦選定了合適的電池電芯供應商并將其電芯納入到設計環節,接下來就需要由 PMIC 將電芯的續航時間發揮到極致。 發表于:11/15/2023 ADI進博會攜手5大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 11月6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下文簡稱:ADI)首次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文簡稱:進博會)。展會期間,ADI以“激活邊緣智能,共建數字中國”為主題,圍繞工業、汽車、醫療健康、消費電子、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等核心領域,集中展現了一系列創新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作為深耕本土市場的重要舉措,ADI宣布與5家行業頭部企業達成重要戰略合作,通過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發表于:11/13/2023 意法半導體發布STSPIN9系列大電流電機驅動芯片 2023年11月8日,中國---意法半導體發布STSPIN9系列大電流電機驅動芯片,先期推出兩款產品,應用定位高端工業設備、家電和專業設備。 發表于:11/9/2023 東芝推出30V N溝道共漏極MOSFET,適用于帶有USB的設備以及電池組保護 中國上海,2023年11月7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SSM10N961L”低導通電阻30V N溝道共漏極MOSFET,適用于帶有USB的設備以及電池組保護。該產品于今日開始支持批量出貨。 發表于:11/8/2023 瞬變對AI加速卡供電的影響 AI技術完全改變了計算架構,以復現模仿人腦的神經網絡。AI看似已廣泛存在,但實際上,驅動AI的技術仍在發展。專門用于AI計算的處理器加速器IC包括GPU、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TPU和其他類型的ASIC。本文將它們統稱為xPU。 發表于:11/6/2023 ?…51525354555657585960…?